莎士比亚、大仲马这些西方文豪是受到了西方文明的加成吗?如果不考虑这些他们大概和哪些古代中国作家相当?


推荐语:莎士比亚、大仲马这些西方文豪是受到了西方文明的加成吗?如果不考虑这些他们大概和哪些古代中国作家相当?:【原创】他们不是西方文明的加成,而是他们的作品加成了西方文明。莎士比亚其实与中国文豪没有太大可比性。因为滋生环境天差地别:-大仲马,西方文明,古代中国,文豪

优质回答:

【原创】他们不是西方文明的加成,而是他们的作品加成了西方文明。

莎士比亚其实与中国文豪没有太大可比性。因为滋生环境天差地别。一定要比,也就鲁迅先生可比。这是在对各种文学体材都能创作,而且是都精通,又有大量作品。但鲁迅先生有一定数量的翻译作品,而莎士比亚的(歌)剧本创作多。而鲁迅杂文创作质量高数量多。

莎翁至现代为止,可以说西方文化人(作家)成就无出其右。数量可能有人与之相当。他殿定了西方近现代文学的基座。

再说大仲马。小仲马以《茶花女》而闻名于世。大仲马了解不多,不敢胡咧。类似的中国作家?陈忠实?矛盾?舒舍予(老舍)?

其他网友观点

莎翁和大仲马的世界文学成就毋庸置疑是巨大的,就不用说他们对西方文明的影响了。

但如果要和中国作家相比,必须把“古代”二字去掉!否则都很尴尬,如与“古代”比,何止莎翁和大仲马,西方有哪一个能比肩?如与现代比,我国又有哪个作家能与莎氏和大仲马比!

其他网友观点

红楼梦的价值相当于一整个欧洲,好像大英百科全书有这个说法,不过咱们谦虚点吧,老曹,嗯,还行

其他网友观点

"西方文明的加成",我猜测大概是题主想说他们对于西方文明的影响或者说是西方文明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吧。

这里先说一下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在英语系国家的影响应该最为深刻,没有之一;换言之,莎士比亚是英语戏剧(文学)创作里程碑式的人物——如果说莎士比亚是第二,没有人敢称第一。

尽管莎士比亚的戏剧大都取材于已经存在或者说读者已经熟悉的剧本、小说、编年史或民间传说,但在改写中"莎翁"(尊称)注入了自已的思想,给旧题材赋予新颖、丰富、深刻的内容;

在艺术表现上,莎翁继承古代希腊罗马、中世纪英国和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戏剧的三大传统并加以发展,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了创造性革新;

他的戏剧不受"三一律"束缚,突破悲剧、喜剧界限,努力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深入探索人物内心奥秘,从而能够塑造出众多性格复杂多样、形象真实生动的人物典型,描绘了广阔的、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图景,并以其博大、深刻、富于诗意和哲理著称。

(三一律:,指的是西方戏曲研究中的一种关于戏剧结构成创作的规则;说的是一出戏只能表现单一的行动,情节只能在一天之内和一个地点展开)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也是英语以及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17世纪开始,莎士比亚戏剧传入德、法、意、俄、北欧诸国,然后到了美国乃至世界各地,对各国戏剧发展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并已成为世界文化发展、交流的重要纽带和灵感源泉。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To be or not to be, it's a question. ) 这句台词恐怕是中国人最熟悉的一句莎士比亚的名言。

如果不考虑年代的不同(莎士比亚生活在十六世纪),他的影响和艺术成就大致相当于我国元代的戏剧家关汉卿对于中国戏曲以及世界文学的影响。

大仲马,法国人;不过,大仲马的名气和影响在法语文化圈的影响就远远不如莎士比亚在英语文化圈了;说白了,大仲马不能代表法国十九世纪的文学;

大仲马创作和与人合作的小说多达500多卷,但是,其中中国读者熟悉的恐怕只有《三个火枪手》和《基度山伯爵》;

大仲马的小说多以情节取胜,构思巧妙周密,故事扣人心弦。在文学史上虽没有人认为他是第一流作家,却始终拥有广大的读者。

如果非要找一个同时代的中国作家,大概相当于清代作家李汝珍和他的一百回长篇小说《镜花缘》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影响。

其他网友观点

莎士比亚、大仲马这些西方文豪是受到了西方文明的加成吗?如果不考虑这些他们大概和哪些古代中国作家相当?

对题中的“西方文明的加成”这句话我不太理解,莎士比亚是英国人,大仲马是法国人,他们都是在西方文明的熏陶中成长、学习、创作并成为作家、诗人的,无所谓加成不加成,他们就是西方文明的结果之一,但他们的文学创作,倒是为西方文明加成不少。

“如果不考虑这些他们大概和哪些古代中国作家相当?”题目写的不够简练,搞得太复杂了,直截了当的问他们可以和中国古代哪些文学家相提并论,就可以了:

这里我要先介绍一下莎士比亚和大仲马的情况,因为这两位是不在同一层面的,莎士比亚可以称之为文学家,但大仲马只能称之为作家,莎士比亚可以说一个人创造了两座西方古典文学的高峰,大仲马则仅仅在历史叙事小说创作方面成绩卓著,被后人评为浪漫主义作家。



莎士比亚的文学创作主要有两大部分,一个是喜剧,一个是诗歌,他的伟大在于他把这两种形式的文学创作,都达到了西方古典文学的最顶峰——谈西方古典文学的戏剧,莎士比亚是绕不开的一个高峰,他的四大喜剧、四大悲剧是公论的经典;而谈西方古典诗歌,莎士比亚仍然是一座绕不开的高峰,他的十四行诗,也是西方十四行诗的顶峰之作。无论戏剧还是诗歌,叫人不得不仰望的是,其数量都非常庞大,可谓两座高峰。可以说,在整个西方文学史上,莎士比亚是独一无二的,是可以被誉为“天下第一文学家”的,没有第二个人能够在两大类型文学创作中都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普希金拜伦雪莱主要成就是诗歌,雨果托尔斯泰或者巴尔扎克的主要成就就是小说,虽然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都可能在“本职”之外还有其他创作,但所取得成就与其在“本职”上取得成就要逊色的多。雨果就也有诗集、剧本,但其文学成就远不如其小说;普希金也有剧本、小说,但他的主要文学成就仍然还是诗。这样说吧,普希金拜伦雪莱等诗人,创造出了一座西方古典诗歌的高峰,雨果托尔斯泰巴尔扎克等人则创造出了一座西方古典小说的一座高峰,而莎士比亚一个人就创造出了戏剧和诗歌两座高峰,其高度是丝毫不逊于别的高峰的。



大仲马在文学成就方面要逊色很多,文学史评论家对大仲马小说的评价,甚至低于对雨果、托尔斯泰、巴尔扎克、狄更斯等小说作家的评价,主要认为大仲马的历史叙事小说,更倾向于大众通俗小说,而不是严肃小说,故事情节很精彩,也颇有意味,但整体思想认识方面则不够深沉,缺乏震撼感。他的《基督山伯爵》、《三个火枪手》等小说,艺术价值要远远逊色于《巴黎圣母院》、《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人间喜剧》(巴尔扎克系列小说的合称),论总体文学成就,跟莎士比亚就更不能相提并论了。大仲马早期也创作剧本,不过据我所知,他的剧本好像是没有什么一流精品之作的,所以他一向以小说成名。



要论相当于莎士比亚和大仲马的中国古代文学家,我个人认为苏轼可以与莎士比亚相提并论,苏轼在中国古典散文和诗词两方面,其创作成就都创造了高峰,说苏轼创作了散文和诗词两座艺术高峰,并不为过——古人评的唐宋八大家是中国古典散文的八位顶尖作家,其中有苏轼,苏轼的散文创作还极具改革创新意义,同时苏轼还在宋词方面创造了豪放派,源远流长直到南宋,追随者辛弃疾也成为了宋词一大家。此外所谓苏门四学士、苏门六学士的说法,即苏轼的几个学生和崇拜者,在北宋时期其实也是名震文坛的人物,在文学创作方面也成绩斐然的,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任何一位在宋朝都属于举足轻重的文学家。其实,中国文学史上,苏轼也是独一无二的,一个人能够同时在两种文学体裁上创作出至高境界成就、甚至创作出源远流长、影响巨大的流派,并没有第二人——要么有人在两种体裁上都未臻顶峰,要么有人只在一种体裁上登上顶峰,比如李白杜甫在诗歌、李清照辛弃疾在词作、柳宗元韩愈在散文等等,而欧阳修也是两种体裁都创作出了较高境界水准,但苏轼一出手,欧阳修立刻知道此人的作品才叫顶峰。



那么大仲马,中国古代有谁可以相提并论一下呢?我们只能到明清小说里去找, 不过总的来说是很难找到差不多成就的古代小说作家的,关键差距在于数量,大仲马创作出了好几部在全世界都被喝彩的历史叙事小说,《基督山伯爵》、《三个火枪手》、《黑郁金香》等,而明清小说创作者中,我印象中好像还没有哪一位创作出两部有点知名度的小说的,曹雪芹是《红楼梦》、施耐庵是《水浒传》、罗贯中是《三国演义》、吴承恩是《西游记》、兰陵笑笑生是《金瓶梅》、西周生是《醒世姻缘传》、许仲琳的《封神演义》、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冯梦龙的《三言》、凌濛初的《二拍》、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石玉昆的《三侠五义》……起码在明清小说中最著名的这些中没有哪两部是同一个作者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在中国古代作家中,确实无人可以和大仲马相当。



不过中外文学比较的话,要说明的是,这个比较其实是各有不公平的,唐宋时期的中国,可谓中国文化的鼎盛时期,唐朝到宋朝过渡时期的五代十国,虽然战争不断,中原生灵涂炭,文化自然也是遭到了大面积摧毁,可一旦赵匡胤带领宋朝大军平定了中原,进入和平时期,宋朝文化就迅速的繁荣旺盛了起来,不但全部恢复了唐朝时期的文化种类和辉煌,还大大的发扬光大起来。可同时期的欧洲却处于“黑暗”的中世纪时期,尤其早期中世纪,欧洲人民过度信仰基督教而陷入愚昧状态,所以中世纪的欧洲文化是没有多少辉煌灿烂的成果的。



但莎士比亚(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所在的西方欧洲,已经属于文艺复兴时期,古代过去了,世界进入了近代,莎士比亚本身的创作,也是西方文艺复兴的一大成就体现。而到了大仲马(1802年7月24日-1870年12月5日)及其他所在的时代,西方文化文学当然延续、发扬光大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成果,而创造出更加璀璨辉煌的成就,欧洲古典文学大面积的创作出高品质作品。而与此同时代,中国则开始走向了衰落,明朝作为宋朝之后汉人主政的朝代,一方面长期施行海禁政策,一方面在文化方面毫无创新,明清小说不过是唐宋传奇评话的一种发扬光大而已,不是明朝文人新创的文学体裁。所以从近代开始,中国古代文学就再没有出现过苏轼式的全能顶尖高峰人物,也没有出现过李白杜甫类的单项高峰人物,甚至连和欧阳修这样次高峰人物相提并论的文学巨人都没有冒出一个。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拿同时代的中国古代文人去和莎士比亚或者大仲马作比较,实在是很不公平的。

综上,简单结个尾,可以说放眼古代中国二、三千年,苏轼在文学上的辉煌成就,我个人认为足可与莎士比亚媲美,但在莎士比亚同时期或之后的近代、现代乃至当代,中国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的全能文才的其创作成就可以在世界范围内称之为顶尖的文学家,包括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鲁迅、郭沫若等,其文学成就都到不了这个高度,他们在中国现代时期可谓顶尖作家和诗人,但在世界范围内还算不上顶尖,鲁迅的几篇中短篇小说达到过顶尖高峰,但因为没有持续创作,所以只能说到达过高峰,但没能创造高峰。郭沫若的剧本和诗歌,在中国可谓两座高峰,但在世界范围内恐怕难以称为高峰。而大仲马式的高产的偏大众通俗小说层次的作家,中国古今都没有类似这样的作家,包括金庸,其创作的小说在总体思想认识方面,是要逊色于大仲马那些几部最好的小说的。我记得曾经有报道,金庸自己承认他在创作武侠小说时,是有所借鉴大仲马小说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